新闻资讯
咨询热线
400-023-4899传真:400-023-4899
j9九游会清研智观 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数智化”打造乡村治理一张网
j9九游会智慧乡村(智能乡村)是响应国务院号召,顺应中央政策,迎合时代背景,构建的以政府、村民、企业良性互动为基层的全国性三农服务项目。项目是通过帮助政府搭建智慧化平台及在乡镇建设基层服务中心,帮百姓、乡镇做好信息采集、发布、推广与共享,落实民生服务,建设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j9九游会,实现以管理、宣传、服务为切入口、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多扩展性智慧化综合农村服务体系。
数字乡村建设除了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也极大地提升了乡村治理、乡村服务的水平。在浙江平湖,“云诊室”让村民们足不出村就能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7月11日,浙江省平湖市孔家堰村66岁的村民方桂英在村里的“云诊室”接受了30公里外嘉兴市中医院大内科副主任胡旻雷的远程诊疗,还自助检查了体脂、血氧等身体基础指标,体验数字化带来的便利。当地针对农村留守老年人较多、出行相对不便、慢性病患者较多、基层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的现状,平湖市整合名医资源,安排专家医生轮流“云上”坐诊,让村民们足不出村就能享受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作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城市,平湖市聚焦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三条“跑道”,依托数字化改革推进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在乡村产业、乡村治理、乡村服务等方面,着力推进数字融入更多乡村场景j9九游会,让乡村智治成效更彰显、乡村数字生活更便捷。浙江省平湖市农业农村局数字农业发展中心主任邵洁表示,平湖打造了数字乡村一张图,重点是围绕乡村规划、农业生产管理、行业监管、流通营销、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6大领域,通过打通相关的数据壁垒j9九游会,最终为农业的高质高效、乡村的宜居宜业、农民的富裕富足提供数据支撑和服务。(央视网)
建盏是宋代八大名瓷之一。近年来,福建移动通过智能监控、智能组网、移动云、物联网等先进信息化技术,助力建盏这个“瓷坛明珠”的产-研-销一条龙,让这张文化名片更加闪亮。针对建盏生产工艺繁杂、数据采集存在高风险低效等特点,福建移动将“移动云存储+物联网智能采集”两项技术结合,通过物联网智能芯片对建盏窑坯、成品关键数据智能采集,自动上传云端与前端研发部门同步,实现建盏生产工艺智能化、自动化,生产效率与安全性大幅提高。
福建移动与当地最大的建盏传播基地达成战略合作。该基地共有23个直播间,昼夜不停开展淘宝、抖音等平台建盏“直播带货”,福建移动针对直播行业的特殊要求,采用Wi-Fi 6智能组网设备构筑强大网络基座,并成立专班开展“15分钟回复,1小时内上门检测”高标准服务。建设后进行一个多月反复测试与排障,监测其直播卡顿高峰时段,进行了特定网络保障处理,确保其网络影响频次大幅降低。在直播外场,通过高速率低时延5G+数据卡的运用,确保了户外直播带货“0延迟”。网络稳定了,直播越来越顺畅。据悉,该公司高峰期间一天带货金额可达350万元。对方经理连连称赞:“移动的高品质网络与服务保障了我们直播不卡顿!”(人民邮电报)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要求,培育支持处于萌芽状态或成长阶段尚未大规模推广,但未来有可能对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农业科技成果,近日,农业农村部研究制定了《农业“火花技术”发现、评估与培育实施办法(暂行)》并印发实施。
据介绍,农业“火花技术”(以下简称“火花技术”)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对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难题或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尤其对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等能发挥重要推动作用;在理论、技术或方法上有一定程度创新和突破,具有较高科学价值、较大应用潜力与发展前景;经济实用、便捷轻简;具备潜在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负责组织、协调、推进“火花技术”的发现、评估和培育。列入培育成果库的“火花技术”将给予政策支持。通过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等服务与金融机构实现数据共享,推动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与“火花技术”项目主体对接,吸引更多金融资源支持投入,助力项目有效落地。鼓励银行、风险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和各类社会资本共同创新投融资模式、设立专项投资基金等,支持列入培育成果库的“火花技术”发展。(农民日报客户端)
近日,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等16部门印发《2023年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要强化输出地权益保障。鼓励家政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到乡、行业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实施家政兴农。有条件的地方要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进城家政服务员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依据常住人口规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保障义务教育学位供给。深入推进“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保障符合条件的进城家政服务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落实县城取消落户限制的政策,确保稳定就业的家政服务员便捷落户。(商务部网站)
为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帮助农民增收,赋能乡村振兴,近日,中国联通湖北荆州江陵分公司与江陵县经商局、资市镇政府联合举办“数字赋能乡村振兴”送课下乡活动。该活动旨在对当地电商达人和农户进行直播带货技巧及话术培训,为乡村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架设便捷的交易渠道,培养“新农人”,开启致富路。
活动分为线上培训和现场指导两个阶段,专家和达人讲授新媒体思维建立、短视频案例分析、多种运镜手法拍摄、短视频采编、直播间话术训练、直播脚本撰写实操、直播数据复盘及分析等10多项内容,通过“一对一”的全方位跟培指导服务,确保所有学员能掌握拍摄视频技巧、具备独立开播的基础能力。学员们表示,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方式是通过商户上门收取,渠道面窄、利润率低。现在直播平台拓宽了农特产品销售渠道,能帮助农户把江陵本地的铁牛饼、江陵道米、三湖黄桃、酱油面等优质农特产品卖到全国甚至全球。
江陵县以电商产业为突破口,建成了县乡村三级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了“电商+快递+N”的融合发展格局,打造了“电商+龙头企业+农户”的产销对接模式。荆州联通把自主开发的数字乡村平台作为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助力乡村生产方式升级、治理模式创新和生活方式改变。此次培训活动帮助农业企业搭乘电商“顺风车”,快速打开线上营销渠道,培育电商示范商铺,带动更多市场主体运用电商平台,推动电商技术在农业生产、销售、服务各环节深度应用。(人民邮电报)
夏日午后,中国西北,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南梁小学的一间多媒体教室里j9九游会,同学们正以“工程师”和“机器人”的身份协作,在信息技术老师拓万荣的引导下,用编程指令指挥机器人完成货物运输和分拣等任务。每个小组完成任务的时间有先有后,编程思路不同,但都出色完成了任务。科技范儿十足的互动课堂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从编程指令学习,工程师在操作板上摆放指令,到机器人按指令完成一个个货物投递小任务,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编程思维不断被激发。“课程是项目式的学习,主要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在情景中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拓万荣谈到,通过华为“科技小学堂”,孩子的计算思维、数字素养得到了提升。
据了解,“科技小学堂”的课程由华为公司牵头设计并提供课堂内容、教具,宁夏大学教育学院张玲教授团队和华为公司合作,对授课教师开展教学理念、方式方法培训。“虽然这仅仅是一个探索,但近两年的实践证明,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激发了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有助于增强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必将为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播下希望的种子。”张玲说。7月7日下午,在宁夏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举办的科技小学堂宁夏创新挑战营活动中,孩子们热情高涨,在带队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以制作自动贩卖机为主题,经过3个小时的团队协作,8支队伍顺利完成文案创作、工作流程设计、海报制作和贩卖机模型组装等任务,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项目汇报。(人民邮电报)
联合国发布《2023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2019年以来,全球新增1.22亿饥饿人口
7月13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农发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基会)、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和世界粮食计划署(粮食署)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联合举行最新版《2023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以下简称“2023年报告”)发布会。报告指出,2019年以来,新冠疫情延宕反复,气候冲击和乌克兰战争等冲突动荡频发,目前全球约有7.35亿饥饿人口,高于2019年的6.13亿人,新增约1.22亿人。如果放任态势发展,到2030年,世界各国无法如期实现消除饥饿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2023年报告指出,2022年全世界有6.91亿至7.83亿人面临饥饿,中位数高达7.35亿。也就是说,较新冠疫情暴发前的2019年全球增加了1.22亿饥饿人口。2021至2022年间,尽管全球饥饿人口的增加态势已经得到遏制,但全世界还有很多地区在粮食危机中越陷越深。2022年,亚洲和拉丁美洲在减少饥饿方面取得进展,但西亚、加勒比和非洲各次区域的饥饿水平仍在攀升。非洲大陆依旧首当其冲,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人食不果腹,饥饿人口比例是全球平均的两倍多。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发布会上的视频致辞指出:“目前看来还有一线希望,部分区域稳步推进,有望到2030年如期实现部分营养具体目标。国际社会应全力以赴,快速果断付诸行动,努力重回正轨,如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我们必须加强韧性建设,有力应对危机和冲击,减轻冲突和气候等不利因素影响,消除造成粮食不安全的根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7月13-14日,记者在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举办的全国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工作现场会上了解到,当前,我国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优势和潜力正在逐步显现,草原生态和基础设施持续改善,为转型升级奠定了良好基础。
“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机遇难得,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近两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对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作出部署。”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辛国昌在现场会上告诉记者,15个项目县(旗、师)基本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取得了预期成效。一是优质饲草供应保障能力有所提升。红原县实施卧圈种草8000亩,项目区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86.4%,优质饲草产量提升近10倍。二是设施装备条件逐步改善。新疆兵团第九师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在饲草收获、牲畜饲喂和除粪清污环节实行机械化,畜牧养殖机械化水平达到了80%。三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扎赉特旗内蒙古杜美牧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探索培育多羔羊新品种,以良种促增收,取得了可喜成绩。四是三产融合富民惠民见实效。肃南县实施品牌战略助力产业发展,通过网红平台“共享牧场”云端销售肃南羔羊。2022年,销售额达450万元,农牧户每只羊可多收入120元。(农民日报客户端)
“喂喂喂!是哪位?鱼塘边危险请离开……”近日,重庆江津李市镇黄桷村村民赵庆贵,正在对着手机喊话劝离鱼塘周边群众。今年,他家鱼塘周围安装了AI智能摄像头,通过这种摄像头,赵大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看到鱼塘周边的情况,并及时干涉周边的群众和小孩,有效预防溺水事件的发生。
这样的智能摄像头,在黄桷村有很多,它们是数字乡村智慧大屏系统的一部分。数字乡村智慧大屏系统搭建起了一套镇街与村级联防联控、智慧党建、村务政务公开、可视会议等信息服务平台,实现镇街与村重点区域及个人的远程实时监管、回看、喊话、预警、AI检测等多种功能。
扎实推进数字重庆建设,落实基层智治,江津区加快乡村治理规范化与数字化的建设步伐,充分利用中国电信信息化优势,着力打造了一批涵盖综合治理、农业生产、智慧生活等信息化示范项目。截至目前,江津区已有25个镇街启用了数字乡村智慧大屏平台和数字乡村电视服务,村居安装摄像头7万余个,挂靠平台3.4万余个,并通过天翼云广播、AI监控等应用让镇街工作更优质高效j9九游会, 让村民生活更安心省心。(视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