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咨询热线
400-023-4899传真:400-023-4899
j9九游会台商台胞“取经”苏州“三农”
j9九游会5月23日至25日,由全国台联、江苏省台联、苏州市农业农村局共同主办的“中国式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研习营”在苏州举行。3天时间里,50多位“三农”产业和乡村振兴领域的常驻大陆台胞和台商,聆听各类专题报告、行进式走访考察多区域点位,边走边看、边听边问,切身感受苏州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火热实践,在两岸零距离交流互鉴中碰撞出智慧新火花。
作为大陆台商投资最活跃、台资企业最密集的城市之一,苏州也是全国承担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任务最多的地区之一。多年来,苏州依托良好的工业经济发展基础,加大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推进“三农”改革,联合中国农科院发布全国首个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考核指标体系,获得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成效明显地区督查激励。近年来,苏州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程度值逐年稳步提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企业数和产品数均位居全省第一,省特色田园乡村数量全省第一,形成了“强富美高”的江南新画卷。
一个月前,记者采访过研习营,为期3天的活动并不显山露水。但在与会者或独自沉思、或兴奋讨论、或热烈提问的现场,新闻直觉提醒我们,这个研习营不寻常。记者决定一个月后对研习营的学员们回访一次。目的是想了解一下,研习者们借鉴到了什么?“取经”归去有无“溢出效应”?两岸三农合作中苏州“三农经验”是否可推广、可复制?
参加研习营的台商台胞与苏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人员交流。 (昆山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这几天,在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浙江共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国峰承租的300多亩农业土地正在加紧平整中。得益于从苏州“背回来”的“农业综合体”发展经验,卢国峰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决心愈加坚定j9九游会,一张集瓜果采摘园、农业科技园、两岸青年创业园等于一体的蓝图正在不断完善中。
2002年,台商卢国峰到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寻求商机,从国际贸易中赚到第一桶金,但一直没有放弃规划设计师的职业理想。后来,在大陆朋友的引荐下,他开始逐步参与到浙江城镇和乡村规划中,从此在心里种下了躬耕田野的种子。
一个月前,作为参加“中国式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研习营”的学员之一,卢国峰有备而来。但当走进吴江区震泽镇的太湖雪蚕桑文化园时,原本以为只是一个农业观光园的卢国峰还是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
在这个以现代蚕桑农业示范为基础,结合蚕桑科技衍生品开发、蚕桑生态旅游业发展,开创“互联网+文、商、旅、农”新模式的田园综合体里,一、二、三产业展现出协调发展的现实模样。走进百亩桑林和蚕桑文化展厅,感受震泽万亩桑田盛景;徜徉于“蚕的一生”动态展示馆、茧艺创客工坊、刺绣学堂、农耕体验区等实践场所,卢国峰每一处都看得很认真。
得知蚕桑文化园还结合四季节庆主题,常态化打造春季桑葚采摘节、夏季采风节、秋季丰收节、冬季村货节等固定节庆活动时,卢国峰觉得这对应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在台湾,一、二、三产融合探索起步较早,形成了较好的基础。一开始,我还以为在大陆会产生水土不服的问题,现在看来,同样形成了发展声势,也帮助我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卢国峰说。
随着农业的多重价值持续释放,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关联越来越紧密。跳出农业看农业,一产“接二连三”,正孕育更多新希望。“当我们的农产品都能让游客去体验,延长停留时间,就能促进更多在农村消费的机会,这样不但能提高农村产业的收入,让各个产业链良性循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也能让有心从事农村建设的青年更愿意留在农村。”卢国峰在参观心得中写道。
按计划,卢国峰的农业基地将于年底正式开业,投资总额高约6000万元。“趁这个空档期,正好可以好好考虑一些细节,精致农业一定要更精致。”卢国峰说,农业大有可为,只要愿意用心经营和发掘。而江浙是紧邻着的长三角发达省份,在农业发展方面有许多共通互补之处,将取长补短,引进更多台湾青年农业创业人才,着力打造两岸现代农业发展新样本。
“我们现在的智慧喷淋系统,用的就是上次在苏州学到的管线排布方法!”云南台丽国际集团副总裁、台丽(四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詹介元说,“研习营”最大的收获就是走了一趟苏州的“智慧农业”之路。
詹介元说的“智慧农业”之路核心在位于昆山市陆家镇的苏州中农院华东农业科技中心j9九游会。作为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运用的先行示范区和未来农业的“最佳窗口”,该中心是中国农科院首个新型研发机构,也是江苏省农业农村重大项目,运用前沿的科研技术成果,奏响一首首农业科创“畅想曲”。
昆山陆家镇未来农业示范园宽敞明亮的种植大棚如同现代化生产车间。(陆家镇供图)
宽敞明亮的种植大棚如同现代化生产车间,一盆盆草莓被整齐摆放在长长的“作业台”上;番茄藤从高处垂下数米,鲜红的果实结得密密麻麻;“搭乘”智能移动小车j9九游会,科研人员游走于茂盛的黄瓜藤蔓之间检查生长情况,一条条新鲜脆嫩的黄瓜在自动化包装流水线上有序流转;喷淋装置分布科学有序,定时定量且均匀合理,最大程度确保到达率詹介元和一同前来学习的妻子边看边听边拍照,庆幸不虚此行。
从父辈开始,詹介元大家族便从台湾来到大陆从事农业种植,将台湾成熟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模式与大陆广阔的消费市场相结合,促进两岸产业深度融合。在成都战旗村,詹介元和妻子经营着400多亩的农业园,并带领20多人的台湾技术人才团队,建成兰花和中草药种源基因库,致力推动农业种源国产化。
苏州之行后,深受触动的詹介元及时将苏州先进的乡村表达方式和苏州各地台商台青们的生态绿色发展理念进行梳理,并传递给公司同事。前不久,台丽(四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还追加1000多万元,对农业园进行改造升级,并对标苏州中农院华东农业科技中心喷淋系统的管线排布方法,结合苗床特点重新确定管道间距,提升精准度,以农业科技提升亩均收入。同时,为当地700多户农户提供技术升级支持,助力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实现共同发展。
“此外,苏州的农业从业人员对数据的敏感度普遍较高。他们思维开阔,一只眼睛看着农业生产,另一只眼睛则盯着消费市场,及时对前端数据进行收集、加工和分析,根据当下需求调整生产计划,做到市场需要什么就培育什么。”詹介元说,目前,他们还在与相关部门合作,打造产销一体智能监测平台,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确保农业生产和服务更加“适销对路”,助力培育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激活乡村旅游是新时代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品牌意识较弱,许多乡村旅游资源与资金没有形成有效的合力,乡村旅游普遍存在规模较小、开发无序、管理混乱等问题。如何打造乡村旅游集聚区,提高乡村旅游规模竞争力,是持续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创新、推进乡村振兴所面临的一道现实课题。
“90后”台胞、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文化服务中心副主任陈建翔这次在昆山市张浦镇金华村找到了答案。
“平潭综合实验区多山多水,生态资源丰富,乡村旅游成为近年来我们着力推动乡村建设和两岸融合的着力点之一,目前拥有各类民宿400多家。不过,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民宿标准不高、业态单一、吸引力下降,以及游客与环境保护冲突等问题。”陈建翔说。话不多的他带着问题来到苏州j9九游会,大多数时间都在边看边思考。
刚走进金华村,陈建翔就被美丽整洁的村容村貌所吸引。金华村在尽量保留原有生活气息的同时,着力建设“田园客厅,百姓会堂”,推进农房翻建,高标准实行公共基础设施改造,实现水电气“三通”,让居民尽享现代生活便利。同时,金华村创新发展“村集体主导”模式,由集体经济组织对腾退宅基地自主投资统筹再利用,建立物业公司j9九游会,并引进社会力量,构建“一厅多园”的匹格村落产业园区,以联营孵化方式引入民宿创业者成立岛外民宿品牌,形成良性发展共同体,实现多方共赢。
“村事村民议,村事村民治;干部做榜样,村民有依靠”站在金华村村规民约前,陈建翔久久端详着。“我感触最深的是,金华村在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将游客与村民割裂出来,而是通过政府的适当介入,将二者有效融合,使其结成彼此促进的利益共同体。这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陈建翔说。
受此启发,陈建翔正着手起草平潭综合实验区民宿发展修订意见,其中就将金华村村规民约的精神和苏州共富理念融入其中。
“民宿经营须遵守所在地村规民约,不扰民不污染,维护环境卫生,创建主客共享、文明协调、邻里和谐的旅游环境”“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注册公司、组建合作社、村民入股等方式自主或与社会资本合作,参与连片开发”“支持对已收储的国有闲置房产资源,统一对外招商,引进专业化团队开发民宿,打造民宿产业发展示范点”一条条意见隐约可见金华村的“影子”。
行走江南探寻中国式现代化与乡村振兴密码,两岸携手共担“三农”高质量发展时代使命。据了解,两岸农业合作始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苏州是两岸农业合作的先行军、排头兵。苏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苏州将勇担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重任,继续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上走在前列,为全省全国探路先行,贡献更多有益经验。“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台湾同胞不能缺席。”全国台联副会长周琪表示,中国式现代化为台湾同胞特别是台湾有志青年又一次提供了历史机遇和发挥才干的舞台。
苏ICP备2023002088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571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518
中小学作文投稿:苏州日报《沧浪》副刊投稿: 苏州日报小说版投稿:szrbsiaoshuo#163.com 姑苏晚报《怡园》副刊投稿:chuxinsz#126.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邮箱:jubao#subaonet.com本网举报电线新闻行风监督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