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咨询热线
400-023-4899传真:400-023-4899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和《全球食物政j9九游会策报告》在京发布
j9九游会当前位置:首页食品资讯中国食品《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和《全球食物政策报告》在京发布
时间:2022-06-29 09:56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作者: 孟思艺原文:
核心提示:6月1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在京联合举办2022中国和全球农业政策论坛暨《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2》和《2022全球食物政策报告》发布会。
6月1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在京联合举办2022中国和全球农业政策论坛暨《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2》和《2022全球食物政策报告》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科院院长吴孔明出席会议并致辞。院党组书记张合成出席会议。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长约翰思文视频致辞。
吴孔明指出,全球农业合作日益加深,全球粮农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人均粮食占有量483公斤,远超国际通行的人均400公斤的安全线j9九游会,完全有能力端稳中国人的饭碗。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保障全球粮食安全正面临重大挑战。中国农科院将坚持以习贺信精神为指引,聚焦国之大者,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国家高端农业智库建设,推动科技创新由支撑“一农”向服务“三农”转变;加快构建软科学与硬科学结合、经济与技术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开放式大网络的协同研究体系,围绕“三农”发展、农业科技发展、科研机构改革发展等重大问题开展战略研究,产出更多以《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等为代表的高水平智库成果,更好发挥“三农”创新思想库、政府决策智囊团、公众认知引导者的积极作用。
约翰˙思文表示,过去几年j9九游会,全球持续经历新冠疫情j9九游会、气候变化与区域冲突等多重冲击,应对危机急需实现可持续、包容和健康的食物系统转型,推进相关政策设计与技术创新。
会上,中国农科院副院长梅旭荣发布了《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2》。报告回顾和展望了国内外宏观经济和农业产业形势,系统剖析了农业食物系统风险与韧性。报告指出,中国油料作物成本高企、竞争力较弱,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缓慢,亟需加大科技投入。从农业食物系统风险角度,报告认为,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灌溉的普及,中国已基本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但仍需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能力不断升级,粮食生产的病虫害风险总体可控,但需谨防外来生物入侵;粮食自给率越高,国内外粮食价格的联动性越弱,高水平自给率是有效对冲国际粮价波动风险的重要手段,要高度重视饲料粮自给率问题。为应对农业食物系统的风险,报告提出,加速推进肉类消费向营养健康低碳方向转型,实施禽肉倍增计划;加速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和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提高大豆自给率;加速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以更低价格保障国内农产品有效供给,从生产、消费和贸易三个方面发力提高中国农业食物系统韧性。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詹宁恩特发布了《2022全球食物政策报告》j9九游会。报告认为,通过加快创新、改革政策、制定市场激励机制、增加可持续食物系统转型融资、促进健康饮食和增强气候变化适应力等,可以更好实现安全、营养和可持续的食物系统。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j9九游会、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陈晓华,中国农科院原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华俊,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季焜,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司伟作为特邀嘉宾对两个报告进行了点评。
国家有关部委、在京相关高校、国际机构等部门代表,院属相关单位负责同志现场参会,地方科研院所及高校、国际机构及国外专家代表参加视频会议。此次发布会采用中英文双语面向全球网络直播,来自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50000多人线上观看了发布会。(通讯员 刘晋婧)
山东省2022年度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项目榜单公布 食品领域有7项
2022中国(青岛)国际印刷技术及包装设备展隆重开幕 共谋包装产业新商机
[食品资讯搜索] [加入收藏]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甘肃省泾川县王村镇市场监督管理所开展夏季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