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咨询热线
400-023-4899传真:400-023-4899
【农业资讯j9九游会】贵州新增两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j9九游会综合农业农村部网站和相关部门渠道信息,在公示无异议后,贵州锦屏杉木传统种植与管理系统、贵州安顺屯堡农业系统正式获批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此我省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成功实现翻番,总数已达4 个。
据了解此次正式获批的两个系统均各具特点。贵州黔东南州锦屏县自明清以来,当地就以杉木的人工种植和“木头”贸易作为主要经济来源,从而在杉木传统种植与管理系统上较好地的实现了生态维护、资源利用、林权管理有效平衡,致使当地木商文化得以持续繁荣、清水江林权文书享誉国际。而贵州安顺屯堡从明洪武年间开始,当时的征南大军、随军家属和大批内地平民到此屯军屯田j9九游会,依靠勤劳与智慧创造了江淮文化移植黔中的民族融合与“镜像”再现奇迹,当地的屯堡农业系统不仅是明代江南文化的活标本,更是贵州屯堡地区农业和农村变迁的见证。这两项跻身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项目,将对我省传承优秀农耕文化、弘扬中华农业文明、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带动农民脱贫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有利于提升人类应对发展挑战的能力、加强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更有利于在当前乡村产业、人才j9九游会、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的大背景下,在乡村文化振兴方面,找到自己优势,找准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创新乡村振兴贵州路径。
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联合启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行动,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申报的热潮。2005年首批5个,至今共50个,中国占有15个,数量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30%。
2012年,我国农业部也正式启动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展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评选与保护的国家。2013年开始首批19个,至今已经五个批次共118个。
作为资源大省,贵州有着丰富的民族和农业文化底蕴,其中相当部分为农业生产性农耕文化活动和农事节庆民俗内容,号称“千节之省”,目前传统村落数量是全国第一,非物质遗产数量位于全国前三。在此之前,我省已有2项成功申报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分别是: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2012年获得)、贵州花溪古茶树与茶文化系统(2015年获得);其中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也是我省首批和至今唯一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但与先进省区比较,我省还有明显差距,也与我省民族文化、传统村落、非物质遗产大省的地位不相称,如浙江省已有12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3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另有3处最新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预备目录。
当然,这也意味着我省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需要继续不断努力。从我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下一步的发展思路来看,需要着重探索和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紧密结合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示范建设等中心工作,尤其是如何有机结合农村产业革命重点产业,特别是有百万年历史的古茶籽化石支撑的我省古茶树资源,在我省已经出台了古茶树保护条例、贵州绿茶获得全国首个省级绿色品牌等大量工作的基础上值得好好深入挖掘和打造,做足做好黔茶文章。
二是要加强区域性农业文化遗产名录普查和申报项目储备,尤其是保证每个批次申报都能有相当数量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获得正式批准,并做好相关保护利用和科研提升工作,才能确保后续有较好的储备项目申报全球农业文化遗产。如我省的油茶、竹业、薏仁米、杜鹃花等农林系统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
三是要着重做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申报管理。除上述提到的我省古茶树文化系统外,令人可喜的一点是才刚获批的锦屏杉木传统种植与管理系统和安顺屯堡农业系统都具备了较好的冲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条件,其中锦屏杉木系统可以与享有国际盛誉的清水江林权文书相配合、推进农林文旅深度融合,而安顺屯堡农业系统则可以很好地与我省正在进行的“屯堡”+“黄果树”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工作密切配合、互推共进。如邻省云南的红河哈尼梯田系统就是在率先获得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后,随后促成了其世界自然遗产称号的获得。
四是要加强区域研究,构建文化走廊。文化遗产从来都不是孤立的现象,总是与相近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民族种群、生活习惯、休闲文化等相伴相承。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相邻和类似区域的文化走廊现象研究,加强其文化传承与价值保护,并为组建品牌联盟等提供相应区域标准或设立依据,从打造侗乡稻鱼鸭联盟,到优化组合全省古茶树资源进行申报,以及屯堡农业系统如何集中体现、清水江流域林权文书+杉乡林海如何有机融入,都是同样道理。
五是要加强国际交流,构建合作机制。吸收国际先进的乡村振兴经验,开展多赢互鉴的文教、经贸合作。如目前已经运行的中日韩三国地方政府三农论坛、云南省提出的泛湄公河合作机制、中国西南与东盟合作论坛等相关外经外贸论坛和活动,都可以考虑融合进农业文化遗产交流合作的内容,并服务于遗产地乡村振兴,探索创新一些新的思考角度、先进做法、工作路径j9九游会。
六是要深化对文化产业认识切实加大领导力度。“多彩贵州”、“公园之省”,其实很好反映了我省特有的资源禀赋j9九游会,尤其是很多贫困地区,还保留了较为完整、独特悠远的民族文化、农耕文化资源j9九游会。自2016年我国文化产业产值突破3万亿元开始,年均保持了10%以上的增速,但至今占全国GDP的比重尚未达到5%,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这一比重高达30%以上。可以预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和我省大数据、大扶贫、大生态战略和文化强省建设的齐头并进,尤其是随着以贵州为重点的国家级长征文化公园建设的落地开花,文化产业必将成为风光无限的朝阳产业,从一定意义上可说农文旅深度融合的“文军扶贫”将有望成为我省最大或最有潜力的扶贫产业。(作者 史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