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咨询热线
400-023-4899传真:400-023-4899
四川省绿色食品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j9九游会
j9九游会【祝春秀】:尊敬的赵主任、各位领导、新闻界的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今天,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此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我省绿色食品发展情况,并正式启动主题为“发展绿色食品,关爱百姓健康”的绿色食品宣传月活动。我谨代表四川省农业厅,向长期以来对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给予大力支持的财政、发改委、林业、水利、工商、畜牧等部门,以及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四川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情况作一通报:
【祝春秀】:一、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四川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四川是我国的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经济作物种类繁多,全省粮食、油菜籽、茶叶、蚕茧、中药材产量位居全国前列,畜牧、林业、水产等产业独具四川特色,为发展绿色食品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四川绿色食品发展与全国同步,始于1990年代初。一直以来,包括初级农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林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绿色食品认证、监管、基地建设、发展规划等工作,均由省农业厅统筹协调负责。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财政、发改、工商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农口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绿色食品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近年来,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省绿色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打造我省知名农产品品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祝春秀】:(一)总量规模稳步扩大。截止目前,全省绿色食品企业达到245家、产品972个;各类绿色食品基地面积1512万亩,其中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33个、面积556万亩;绿色食品年产量187万吨,年销售额145亿元。特别是“十一五”期间,绿色食品产品数增长109%,年均增长21.8%。我省绿色食品总量规模位列全国第七、西部第一,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位居中西部第一。
【祝春秀】:(二)产业基础不断优化。我省绿色食品产品种类齐全,涵盖面宽,包括粮食及其制品、水果、蔬菜、茶叶、酒类、肉类、禽蛋等9大类57个品种。其中,初级农产品占25%,加工类产品占75%。在全省绿色食品企业中,共有14家被评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66家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占全省国家级和省级食品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36%和18.3%。目前,已有一大批大型企业已加入绿色食品行列,绿色食品产业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祝春秀】:(三)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坚持绿色食品认证和证后监管并重,扎实开展企业年检,督促指导企业建立内检员等制度,认真开展市场监察,加强产品质量抽检,规范绿色食品企业管理,确保了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历年抽检合格率均保持在98%以上,标准化生产基地抽检合格率达100%。尽管近年来食品安全时有发生,但我省绿色食品始终经受住了考验,没有发生一例质量安全事件。
【祝春秀】:二、绿色食品产业发挥的重要作用:(一)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通过抓标准、保质量、创品牌,绿色食品企业实现了规范化管理,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了经济效益,并通过与农民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增收。苍溪县政府通过创建10万亩绿色食品猕猴桃标准化基地,猕猴桃每千克价格平均提高了2.5元,每亩产值平均提高了7500元,基地农户户均增收11250元。
【祝春秀】:(二)提高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通过严格执行绿色食品技术标准,实行统一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绿色食品生产实现了基地环境、生产过程、投入品使用、产品质量有效监管,通过实行全程标准化生产,较好地实现了上市产品“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保证了生产的规范性和产品的安全性。特别是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建设,依靠县级政府的强力推动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跟进对接,严格按照“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的“五统一”标准进行生产、管理,极大地促进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的提高。
【祝春秀】:(三)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绿色食品推广的全程质量控制的标准化生产模式,促进了农民合理施肥、科学用药,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探索了有益模式,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质量安全、品质优良的食用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有效带动了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的提升。
【祝春秀】:(四)推动了农业品牌战略的实施。绿色食品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的代表,是品牌农业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多年来,我们通过宣传绿色食品品牌,推动绿色食品生产和消费,面向全社会普及和传播了食品安全知识,强化了科学、安全、健康、环保的消费理念,树立了农产品精品形象,带动了我省农业品牌战略不断深入实施。在绿色食品的示范带动下,我省已形成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三品一标”发展格局,并成为我省安全优质农产品的主导品牌。
【祝春秀】:(五)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程度。绿色食品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提高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凉山州政府通过创建152万亩全国绿色食品马铃薯原料标准化基地,培育和引进大型加工企业15家、中小加工企业119个,形成年鲜薯加工能力125万吨,初步实现了马铃薯就地加工、就地增值,提高了产品附加值,提高了马铃薯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祝春秀】:(六)保护了生态环境。绿色食品强调产品出自优良生态环境,要求对产地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实现对产地环境的有效监管。通过推行绿色食品生产,我省有1500多万亩的农田、果园、茶园、草原、林地、水域受到定期的环境监测、评价和保护。绿色食品是典型的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强调生产过程对产地环境的保护,极大地减少了化肥、农药等化学投入品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
【祝春秀】:三、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经验和做法:我们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中总结出了一些好的经验,探索出了一些好的做法。(一)坚持把发展绿色食品融入“三农”工作全局。在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一是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立足点。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加大绿色食品宣传力度,面向市场抓好营销,提高绿色食品的市场价值,实现优质优价,增加农业效益,带动农民增收。二是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出发点。实行“两端监测、过程控制、质量认证、标志管理”,推行农产品生产档案制度,全面强化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投入品使用、生产档案、包装标识、质量检测等全程监管,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三是把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作为着力点。按照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和品牌化思路,建设了一批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加工园区。如眉山市建立了以绿色食品泡菜为主的“四川泡菜”园区,郫县建立了以绿色食品调味品为代表的川菜调味品加工园区,形成以标志品牌为纽带、龙头企业为主体、基地建设为依托、农户参与为基础的发展模式,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祝春秀】:(二)坚持把维护品牌公信力作为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公信力是绿色食品品牌的灵魂。为此,我们牢牢抓好三个关键环节:一是严把认证关。按照“环境有监测、生产有规程、产品有检验、包装有标识”的要求,坚持标准、规范认证,确保了认证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二是强化监管职能。为适应绿色食品事业的不断发展和食品安全新形势的需要,通过强化企业年检、开展专项检查、加强产品抽检等措施,进一步强化质量监管。三是维护市场秩序。与工商等部门配合,强化了市场监察,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了品牌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促进了绿色食品事业持续健康地加快发展。
【祝春秀】:(三)坚持把政府推动、市场导向作为发展的长效机制。作为绿色食品的主管部门,我们积极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策条件,不断强化政府在绿色食品发展的主导作用。一是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的决策部署,把绿色食品工作纳入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统筹推进。从今年开始,将绿色食品发展工作纳入对各市州农业部门的工作考核。二是逐年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特别是近几年安排了专项资金用于抽检、培训、展会宣传、基地建设、可追溯制度建设等工作。三是引导成都、宜宾、遂宁、越西等市县政府纷纷出台了加快农业品牌发展的意见,把推进绿色食品工作需要的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对成功申报绿色食品的企业给予资金奖励,有效地激发了企业发展绿色食品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绿色食品事业的发展。四是强化市场营销。组织绿色食品企业参加绿博会、西博会、农交会和日本东京、德国纽伦堡、美国纽约等国际国内展会。积极探索新的专业营销模式,在上海、北京开设了“四川绿色食品展示交易中心”,为企业搭建厂商合作、产销对接平台,有力促进了“川字号”绿色食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同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通过不断提升品牌的公信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增强市场拉动力,发挥优质优价市场机制的作用,调动企业和农民发展绿色食品的积极性。
【祝春秀】:(四)坚持把开拓创新作为促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年来,我们不断开阔新思路,积极探索新机制、新办法,为绿色食品事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一是在全国率先对年检制度进行了大胆改革。进一步落实属地管理职责,将年检工作重心逐步下移,更加注重发挥市、县农业部门的作用,年检覆盖面更宽,年检质量更高,对企业的监管也更加到位。二是在全国绿色食品系统率先开展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试点。从2010年开始,我省启动了绿色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项目,并在资金上给予扶持,制定了《四川省绿色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建设及管理办法(试行)》,为实现产品信息可追踪探索宝贵经验。三是严格建立企业内检员制度。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完善内检员制度,全面落实企业在产品质量方面的主体责任。四是强化风险管理。针对可能存在的质量安全风险,对全省绿色食品开展风险分析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管理。探索风险预警员制度建设,强化质量安全风险预警,改事后管理为事前防范,力争将质量风险控制到最小程度。五是率先在绿色食品系统开展诚信体系建设,对存在严重违规的企业,一律纳入“黑名单”管理。纳入“黑名单”的企业产品一律报请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取缔其绿色食品资格,并永不再受理其申报绿色食品。
【祝春秀】:四、绿色食品宣传月活动主要形式:本次宣传月活动将开展绿色食品有奖知识竞赛,组织媒体记者深入企业和基地采风,组织消费者走进企业、走进基地品味绿色食品,举办“聚焦绿色食品安全发展圆桌会议”等系列活动。通过省市县三级农业部门互动,企业、基地积极参与,中央媒体、地方媒体,与国内媒体的全面报道,广泛宣传绿色食品的发展理念、标准、制度、作用等,普及绿色食品知识,增强消费者信心,在全社会树立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理念。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绿色食品市场前景广阔。下一步j9九游会,我们将继续按照“以绿色食品引领农业品牌化,以品牌化带动农业标准化,以标准化提升农产品安全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绿色食品产品达到1300个以上,基地面积达到1800万亩以上。
【祝春秀】:同志们,朋友们,我省绿色食品工作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今后的发展仍然需要在座各位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恳请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绿色食品事业发展,为保障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出贡献。谢谢大家!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
【祝春秀】:尊敬的赵主任、各位领导、新闻界的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今天,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此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我省绿色食品发展情况,并正式启动主题为“发展绿色食品,关爱百姓...
【祝春秀】:尊敬的赵主任、各位领导、新闻界的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今天,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此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我省绿色食品发展情况,并正式启动主题为“发展绿色食品,关爱百姓健康”的绿色食品宣传月活动。我谨代表四川省农业厅,向长期以来对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给予大力支持的财政、发改委、林业、水利、工商、畜牧等部门,以及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四川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情况作一通报:
【祝春秀】:一、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四川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四川是我国的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经济作物种类繁多,全省粮食、油菜籽、茶叶、蚕茧、中药材产量位居全国前列,畜牧、林业、水产等产业独具四川特色,为发展绿色食品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四川绿色食品发展与全国同步,始于1990年代初。一直以来,包括初级农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林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绿色食品认证、监管、基地建设、发展规划等工作,均由省农业厅统筹协调负责。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财政、发改、工商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农口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绿色食品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近年来,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省绿色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打造我省知名农产品品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祝春秀】:(一)总量规模稳步扩大。截止目前,全省绿色食品企业达到245家、产品972个;各类绿色食品基地面积1512万亩,其中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33个、面积556万亩;绿色食品年产量187万吨,年销售额145亿元。特别是“十一五”期间,绿色食品产品数增长109%,年均增长21.8%。我省绿色食品总量规模位列全国第七、西部第一,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位居中西部第一。
【祝春秀】:(二)产业基础不断优化。我省绿色食品产品种类齐全,涵盖面宽,包括粮食及其制品、水果、蔬菜、茶叶、酒类、肉类、禽蛋等9大类57个品种。其中,初级农产品占25%,加工类产品占75%。在全省绿色食品企业中,共有14家被评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66家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占全省国家级和省级食品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36%和18.3%。目前,已有一大批大型企业已加入绿色食品行列,绿色食品产业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祝春秀】:(三)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坚持绿色食品认证和证后监管并重,扎实开展企业年检j9九游会,督促指导企业建立内检员等制度,认真开展市场监察,加强产品质量抽检j9九游会,规范绿色食品企业管理,确保了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历年抽检合格率均保持在98%以上,标准化生产基地抽检合格率达100%。尽管近年来食品安全时有发生,但我省绿色食品始终经受住了考验,没有发生一例质量安全事件。
【祝春秀】:二、绿色食品产业发挥的重要作用:(一)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通过抓标准、保质量、创品牌,绿色食品企业实现了规范化管理,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了经济效益,并通过与农民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增收。苍溪县政府通过创建10万亩绿色食品猕猴桃标准化基地,猕猴桃每千克价格平均提高了2.5元,每亩产值平均提高了7500元,基地农户户均增收11250元。
【祝春秀】:(二)提高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通过严格执行绿色食品技术标准,实行统一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绿色食品生产实现了基地环境、生产过程、投入品使用、产品质量有效监管,通过实行全程标准化生产,较好地实现了上市产品“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保证了生产的规范性和产品的安全性。特别是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建设,依靠县级政府的强力推动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跟进对接,严格按照“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的“五统一”标准进行生产、管理,极大地促进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的提高。
【祝春秀】:(三)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绿色食品推广的全程质量控制的标准化生产模式,促进了农民合理施肥、科学用药,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探索了有益模式,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质量安全、品质优良的食用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有效带动了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的提升。
【祝春秀】:(四)推动了农业品牌战略的实施。绿色食品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的代表,是品牌农业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多年来,我们通过宣传绿色食品品牌,推动绿色食品生产和消费,面向全社会普及和传播了食品安全知识,强化了科学、安全、健康、环保的消费理念,树立了农产品精品形象,带动了我省农业品牌战略不断深入实施。在绿色食品的示范带动下,我省已形成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三品一标”发展格局,并成为我省安全优质农产品的主导品牌。
【祝春秀】:(五)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程度。绿色食品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提高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凉山州政府通过创建152万亩全国绿色食品马铃薯原料标准化基地,培育和引进大型加工企业15家、中小加工企业119个,形成年鲜薯加工能力125万吨,初步实现了马铃薯就地加工、就地增值,提高了产品附加值,提高了马铃薯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祝春秀】:(六)保护了生态环境。绿色食品强调产品出自优良生态环境,要求对产地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实现对产地环境的有效监管。通过推行绿色食品生产,我省有1500多万亩的农田、果园、茶园、草原、林地、水域受到定期的环境监测、评价和保护。绿色食品是典型的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强调生产过程对产地环境的保护,极大地减少了化肥、农药等化学投入品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
【祝春秀】:三、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经验和做法:我们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中总结出了一些好的经验,探索出了一些好的做法。(一)坚持把发展绿色食品融入“三农”工作全局。在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一是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立足点。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加大绿色食品宣传力度,面向市场抓好营销,提高绿色食品的市场价值,实现优质优价,增加农业效益,带动农民增收。二是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出发点。实行“两端监测、过程控制、质量认证、标志管理”,推行农产品生产档案制度,全面强化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投入品使用、生产档案、包装标识、质量检测等全程监管,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三是把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作为着力点。按照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和品牌化思路,建设了一批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加工园区。如眉山市建立了以绿色食品泡菜为主的“四川泡菜”园区,郫县建立了以绿色食品调味品为代表的川菜调味品加工园区,形成以标志品牌为纽带、龙头企业为主体、基地建设为依托、农户参与为基础的发展模式,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祝春秀】:(二)坚持把维护品牌公信力作为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公信力是绿色食品品牌的灵魂。为此,我们牢牢抓好三个关键环节:一是严把认证关。按照“环境有监测、生产有规程、产品有检验、包装有标识”的要求,坚持标准、规范认证,确保了认证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二是强化监管职能。为适应绿色食品事业的不断发展和食品安全新形势的需要,通过强化企业年检、开展专项检查、加强产品抽检等措施,进一步强化质量监管。三是维护市场秩序。与工商等部门配合,强化了市场监察,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了品牌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促进了绿色食品事业持续健康地加快发展。
【祝春秀】:(三)坚持把政府推动、市场导向作为发展的长效机制。作为绿色食品的主管部门,我们积极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策条件,不断强化政府在绿色食品发展的主导作用。一是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的决策部署,把绿色食品工作纳入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统筹推进。从今年开始,将绿色食品发展工作纳入对各市州农业部门的工作考核。二是逐年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特别是近几年安排了专项资金用于抽检、培训、展会宣传、基地建设、可追溯制度建设等工作。三是引导成都、宜宾、遂宁、越西等市县政府纷纷出台了加快农业品牌发展的意见,把推进绿色食品工作需要的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对成功申报绿色食品的企业给予资金奖励,有效地激发了企业发展绿色食品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绿色食品事业的发展。四是强化市场营销。组织绿色食品企业参加绿博会、西博会、农交会和日本东京、德国纽伦堡、美国纽约等国际国内展会。积极探索新的专业营销模式,在上海、北京开设了“四川绿色食品展示交易中心”,为企业搭建厂商合作、产销对接平台,有力促进了“川字号”绿色食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同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通过不断提升品牌的公信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增强市场拉动力,发挥优质优价市场机制的作用,调动企业和农民发展绿色食品的积极性。
【祝春秀】:(四)坚持把开拓创新作为促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年来,我们不断开阔新思路,积极探索新机制、新办法,为绿色食品事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一是在全国率先对年检制度进行了大胆改革。进一步落实属地管理职责,将年检工作重心逐步下移,更加注重发挥市、县农业部门的作用,年检覆盖面更宽,年检质量更高,对企业的监管也更加到位。二是在全国绿色食品系统率先开展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试点。从2010年开始,我省启动了绿色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项目,并在资金上给予扶持,制定了《四川省绿色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建设及管理办法(试行)》,为实现产品信息可追踪探索宝贵经验。三是严格建立企业内检员制度。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完善内检员制度,全面落实企业在产品质量方面的主体责任。四是强化风险管理。针对可能存在的质量安全风险,对全省绿色食品开展风险分析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管理。探索风险预警员制度建设,强化质量安全风险预警j9九游会,改事后管理为事前防范,力争将质量风险控制到最小程度。五是率先在绿色食品系统开展诚信体系建设,对存在严重违规的企业,一律纳入“黑名单”管理。纳入“黑名单”的企业产品一律报请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取缔其绿色食品资格j9九游会,并永不再受理其申报绿色食品。
【祝春秀】:四、绿色食品宣传月活动主要形式:本次宣传月活动将开展绿色食品有奖知识竞赛,组织媒体记者深入企业和基地采风,组织消费者走进企业、走进基地品味绿色食品,举办“聚焦绿色食品安全发展圆桌会议”等系列活动。通过省市县三级农业部门互动,企业、基地积极参与,中央媒体、地方媒体,与国内媒体的全面报道,广泛宣传绿色食品的发展理念、标准、制度、作用等,普及绿色食品知识,增强消费者信心,在全社会树立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理念。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绿色食品市场前景广阔。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以绿色食品引领农业品牌化,以品牌化带动农业标准化,以标准化提升农产品安全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绿色食品产品达到1300个以上,基地面积达到1800万亩以上。
【祝春秀】:同志们,朋友们,我省绿色食品工作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今后的发展仍然需要在座各位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恳请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绿色食品事业发展,为保障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出贡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