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咨询热线
400-023-4899传真:400-023-4899
j9九游会刚刚通报!检出3例无症状感染者!多地冷冻食品检出核酸阳性!
j9九游会13日上午,云南耿马县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通告了孟定镇坝区和清水河、班幸片区全员核酸检测结果。通告信息显示,
今日,济宁市梁山疾控发布情况通报,11月12日,梁山县在对进口冷链食品检测中,发现1份外地销往本县的进口冷冻牛肉制品外包装标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武汉卫健委今日也发布消息称“发现3份巴西进口牛肉标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未流入市场”,全文如下:
11月12日,武汉市疾控部门按照武汉市关于“对进口冷链食品检测全覆盖”的要求,对“中食武汉冷藏物流有限公司中央直属储备肉冷库”(以下简称“中食冷库”)冷冻食品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发现从青岛黄岛海关入关的进口冷冻去骨牛肉臀腰肉心外包装样本有3份检测结果呈阳性。市区指挥部迅速采取货物封存、人员排查隔离、场地消杀等应急处置措施,连夜对冷库外环境和工作人员进行采样和核酸检测,并同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经查,该批次进口产品共27吨,1006箱,原产国为巴西,厂家注册代码2015,由巴西桑托斯港出关,8月7日在青岛黄岛海关入关,存于青岛润渤冷库,8月15日出库,8月17日抵达武汉后一直储存于中食冷库,未流入市场。截至11月13日7时,对涉及的冷冻产品全部封存,环境全面进行消杀,中食冷库200个环境样本及其112名职工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我市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进口冷链食品核酸检测的通知”,对全市所有进口冷链食品进行全覆盖、无缝隙大排查。请广大市民自觉遵守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不要私自网购进口冷链食品j9九游会,消费前主动查验产品核酸检测报告。
据泉州网,福建泉州市疾控中心发布通报,泉州市组织紧急排查冷冻货品2549件,13日凌晨发现4份冷冻货品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当地第一时间封闭涉事冷库,对所有涉事冷冻货品搬运工、工作人员及相关接触人员44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核酸检测,经检测均为阴性。
据甘肃兰州市卫健委网站消息,兰州市城关区于11月13日对焦家湾冷冻厂进行定期采样抽检过程中,发现一份来源于天津港冷链虾的虾内包装样品核酸检测阳性,其他样品为阴性。
目前,兰州市、城关区联防联控办公室对焦家湾冷冻厂进行实地管控,暂时关闭焦家湾冷冻厂,对焦家湾冷冻厂所有人员进行全员核酸采样,对所有涉及的食品进行封存、对所有接触人员进行摸排,查找已销售的食品去向并发出协查通知函,目前溯源流向情况已基本掌握。对已销售商品接触人员进行管控措施并进行核酸检测,对焦家湾冷冻市场进行全面消杀。
另据海关总署网站消息,因从印度进口1批冻墨鱼3个外包装样本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按照海关总署公告2020年第103号的规定,全国海关自即日起暂停接受印度水产品生产企业M/s. Basu international (Unit I)(注册编号为462)的进口申报1周,期满后自动恢复。
10月29日,山东威海乳山市在进口冷链食品常规抽检中,发现1份外地销往乳山市的进口冷冻猪肉制品及外包装标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10月30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微“烟台发布”通报称,10月29日下午,烟台市接到外市函告,该市在进口冷链食品抽检中发现一份进口冷冻猪肉外包装样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该宗产品可能关联烟台市相关企业进口产品。
同日,山东安丘市政府新闻办发布消息称,外地冷链食品中一批巴西进口冻猪肉外包装抽检核酸检测呈阳性,有15件流入安丘市鑫牛市场某肉品批零中心门店。
11月7日,德州市德城区在进口冷链食品常规抽检中,发现1份外地于11月6日销往德城区的进口冷冻猪肉制品外包装标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好在当地政府迅速应对,追溯并查清了货品全部流向,对涉及的各类经销、餐饮场所及运输、装卸、拆封、加工等接触人员进行了核酸检测。
冻品检出阳性后,乳山市立即启动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对涉及的冷冻肉制品和运输车辆全部封存,对产品及环境进行消杀,对密切接触者等全部进行集中隔离,同步开展核酸检测与血清采样检测,所有隔离人员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德州市立即启动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对涉及的冷冻猪肉制品和运输车辆已全部封存,对产品及环境进行消杀,对密切接触者等全部进行集中隔离,同步开展核酸检测,所有隔离人员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11月1日,烟台市通报称,至11月1日凌晨,累计检测样本8409份,其中,人员1344份,产品、包装及环境7065份,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未发现阳性案例。至此,该批进入烟台市的货品追溯、摸排、检测工作全部完成,可以排除染疫风险。
据山东安丘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官方微博消息,当地已对猪肉经营业户、外包装废品收购人、物流运输人员及其家人和市场全体人员、外环境样本全部进行了核酸与血清样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首先,新冠肺炎病毒耐低温的特性使其在冷链食品表面更易存活。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天津市疾控中心主任顾清介绍,此前研究证实新冠病毒在零下二十摄氏度的条件下仍可存活,冷库环境温度较低,适合病毒长期存活。
其次,各地在进行进口冷链疫情防控工作时,虽然会结合全球疫情最新形势全面收集信息,科学确定抽检商品种类和批次,但进口冷链食品数量多,抽检难以发现所有病毒。
记者在多地调查发现,受封存场地、检测能力、消毒设施、人员配备等因素限制,难以做到对所有批次取样检测。
此次涉事的天津海联冷冻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冷库面积7500平方米左右,最大仓储量约1200吨。公司总经理张彦起表示,公司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防疫,但此前没有强制规定冷库企业对货品全面消杀。
首农(天津)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主要提供进出口商品的仓储、分拨和配货服务。公司副总经理郝学志介绍,在此次天津疫情发生之前,公司就要求凡是进入库区的人员都必须提供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还会对所有出库货物外包装进行消杀,防止病毒传播。
郝学志也坦言:“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疫情传播,我们无法判断病毒潜藏在外包装、内包装还是食品本身,全部检测的背后是巨大的人力成本与时间成本。”
此外j9九游会,装卸环节成为防疫的难点之一j9九游会。记者在北方某港口看到,进口的冷冻集装箱货物进入冷库时,各类冻品需要装卸工人一件件手工掏箱,然后再用叉车转移至冷库中储存。
记者在华东某港口采访了解到,许多地区装卸冷冻海产品的工艺落后,由于冷冻海产品多是件杂货,必须由港口装卸工人下到船舱,将货物一件件搬抬到网兜,再由吊机吊下船。
在10月的青岛疫情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曾发布消息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青岛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调查过程中,从工人搬运的进口冷冻鳕鱼的外包装阳性样本中检测分离到活病毒。这是国际上首次在冷链食品外包装上分离到新冠活病毒j9九游会,并证实接触新冠活病毒污染的外包装可导致感染。
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提醒,现有研究和防控实践显示,新冠肺炎不是食源性疾病,未发现通过摄入食物导致感染的情况。迄今为止,也尚未发现消费者因接触污染的冷链海产品而感染的病例,我国消费者感染风险极低。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仍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同时,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加大了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监测、消毒等措施,普通公众注意保持清洁、生熟分开,可以正常购买和食用进口生鲜。
为了加强对进口冷链产品的监管,国内已经出现用科技手段进行对冷链产品进行追溯。11月1日起,北京冷链食品追溯平台将在全市范围正式运行,全面开展进口冷藏冷冻肉类、水产品追溯管理,实现进口冷藏冷冻肉类、水产品“来源可追、去向可查”。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11月9日向全国印发《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
方案要求,实现全流程闭环管控可追溯,最大程度降低新冠病毒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风险。在进口冷链食品首次与我境内人员接触前实施预防性全面消毒处理。
为有效防范新冠肺炎疫情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风险,方案要求,在做好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检测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消毒对新冠病毒的杀灭作用,在确保进口冷链食品安全的同时,提升口岸通关效率,避免货物积压滞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在口岸环节,方案要求,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按规定作退运或销毁处理。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海关部门组织指导督促查验场地经营者或进口企业,对进口冷链食品的集装箱内壁、货物外包装实施消毒。
在冷链运输和出入库环节,方案要求,进口冷链食品运输过程中,承运企业不得开箱,在国内运输段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督促指导冷链物流企业严格查验海关通关单证,落实运输车辆船舶等装载运输装备消毒、一线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等措施。冷库接受进口冷链食品时,应如实记录并核对集装箱号及铅封号,做好货物的出入库记录,相关资料和记录应至少留存2年。
在流通环节,方案要求,对从口岸放行的进口冷链食品,在社会冷库或企业冷库倒箱过车、入库存储前,相关生产经营单位查验货物所附的消毒证明,如未消毒,则在掏箱卸货时,对该批货物的集装箱内壁、货物外包装实施消毒。在市场环节,方案要求,加强进口冷链食品是否消毒的相关证明查验工作,防止未经过预防性全面消毒处理的进口冷链食品进入市场。进一步完善追溯管理,做到所有进入市场的进口冷链食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j9九游会。
11月12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8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上海3例,内蒙古1例,河南1例,四川1例,陕西1例,甘肃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